关键字 航运业 套期保值 市场风险 运费指数期货 经济功能
航运市场不只受世界经济贸易影响,而且受政治、自然等原因影响,这类原因的综合用途通过航运市场的价格波动反映出来。运价的波动,会给租船人或船东带来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可使租船人或船东处于不利的地位,甚至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运价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就成为航运管理中的要紧课题。
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一体化和自由化是世界经济进步的方向,伴随上海航运交易平台的越来越成熟及其他航运交易平台的先后打造,必然形成全国联网的买卖系统,伴随会员规范的越来越健全,会员规模的越来越扩大及专业经纪公司、清算企业的越来越形成,无疑将为国内运费期货业务的拓展创造极其有利的条件。
1 运费期货的产生机理剖析
水运需要是国际贸易的派生需要,它来自于国内、国际贸易的水运需要,这无疑致使水运生产具备依靠性和被动性。世界经济的波动、国际贸易的变化,甚至政治原因、自然原因等都可能成为加剧风险是什么原因。对风险性的剖析及寻求避免或降低风险的办法是船东和货主所最为关切的。
借助运费期货避免风险的基本原理。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为那些想转移风险的人提供套期保值,既通过期货合约的交易买卖来抵消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水运运价的波动给水运当事人带来的风险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规则风险,即各航线的运价伴随整个经济形势变动,各航线运价的变动方向与总运价水平的变动方向呈相同趋势;另一种是无规则风险,即个别航线因为特殊缘由而导致的该航线运价的涨跌。这种无规则风险可以通过从管理和技术方面采取一些手段得以分散和降低;但有规则风险主如果由宏观大方候导致的,如利率、经济周期原因、政治原因等,从管理和技术方面采取手段就看上去不力,而运费期货买卖的价格风险转移、套期保值等功能可较好地避免或降低这种风险。这就是运费期货产生的机理所在。
2 运价指数期货操作案例
为了更好的说明运价指数期货的运作步骤,以下给出一个实质的案例。船东有1条船,租期预计到5月中旬结束。
3月中旬,船东还没有找到适合的租船人。当时的BFI为1 583 ,7月份的远期运价指数为1 523 ,3月中旬租船市场蒙罗维亚/鹿特丹的运价为每吨6 .90USD。依据对整个市场的剖析,船东觉得到了5月中旬,租船市场蒙罗维亚/鹿特丹的运价会下跌,需作保值处置。他选择在BIFFEX进行运价指数期货套期保值。根据当时的运价水平,装运9万吨铁矿石可收入运费621 000USD,故船东先将40份7月份的合同卖到远期运价市场,共收入609 200USD。到5月初,BFI降至1 391,租船市场蒙罗维亚/鹿特丹运价跌到每吨
6 .35USD。船东按市场价格将船租给其他人装运9万吨铁矿,共收入运费571 500USD。比原计划少收入49 500USD。这个时候7月份的远期运价指数与租船市场同时下跌,降至1 400,船东再从远期运价市场将3月中旬卖出的40份合同买回来,共花费560 000USD,与3月中旬卖出合同所得收入相抵后,获利49 200USD。运价指数期货市场的价值与租船市场的损失相抵后,船东的净损失为300USD。换句话说,因为船东作了保值处置,即便在租船市场运价下跌时,还是争取到了每吨6 .897USD的运价,几乎没遭受什么损失。假如市场的变化与船东的预测相反,船东则会得到比原计划多的运费收入。但,他不能不将已经卖出的合同以高价从期货市场买回,或以不利的价格与期货市场结算。同理,租船人也能借助运价指数期货套期保值办法,锁定运费支出,从而避免运价风险。
3 运费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剖析
期货市场的主要经济功能有套期保值、价格发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运费期货市场既有一般期货市场的上述功能,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经济用途。笔者将结合水运生产的具体特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其经济功能作进一步剖析。
3.1 有益于加大宏观调控
因为市场功能失灵的现实可能,市场调节功能的自己弱点及其存在的消极影响,宏观调控的产生与存在也是势必的。水运市场宏观调控就是指国家依据国民经济需要对水运市场从总量与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运费期货市场组织规范的严密性,运费期货买卖规则的约束性和运费期货买卖价格的可控性,为加大宏观调控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除此之外,运费期货市场的价格具备预期性,是现货市场价格变动的一个要紧参照系;运费期货市场的需要具备批量性,是现货市场供给的一个要紧指示系。这类给加大宏观调控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指明了调控方向。
3.2 有益于提升运输组织化程度
3.2.1 迅速、广域、大量量的运输组织需要有一个信息畅通的航运市场环境
运费期货市场的打造有益于形成一个宏观调控的有形市场,通过其买卖量集中及信息量丰富等优势,从而便于加大航运信息的搜集、加工、存储和传递工作,促进多层次、多途径、多触角、纵横交错、通达灵敏的航运信息互联网的形成,进而提升运输组织化程度。
3.2.2运输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障碍之一是水运市场主体双方就运输服务价格的确定存在歧义,从而降低运输服务买卖成交率,影响运输组织化程度。运输的供给者常按运输本钱和角逐价格来估价其运输服务的价格,而需要者根据经济功用和支付能力来估计其商品的运费。这是一项很复杂的技术性工作。运费期货市场的打造,水运市场主体可与时地获悉市场行情,依据期货价格剖析现货运价的变化规律,从而能保证其估价的合理性和可同意程度。
[1][2]下一页